個人對于匆匆那年的情節并不是很感冒,但是由于網劇拍的很不錯,所以對于電影抱有期待。但是看了電影之后,只想全程快進。 由于種種原因,最近才看這部影片。聽周圍的朋友說不好看,我也抱著隨意看看的態度看的,但是萬萬沒想到竟然可以爛到這個地步。 影片的燈光、色調都給人一種懷舊的感覺,但是懷舊并不意味著扮丑。沒錯,倪妮本人長相還可以,但是并不適合劇中的妝容。從服裝到化妝,她始終展現的都是一種土的感覺,完全沒有高中生的清純,就算是八幾年的高中生也不會扮相如此,何況匆匆那年的背景并沒有那么遙遠。建議影片的服裝設計師、化妝師采納致青春的妝容,同樣式懷舊主題,明顯致青春給人感覺好很多。除了倪妮的扮相,其中的男性角色也是一言難盡。魏晨在流星雨里面還是一個陽光少年,在這部影片里硬是變成了土里土氣的鄉下人,男主也是不忍直視。 除了服裝、燈光、妝容的問題,電影的節奏感也明顯不對。整個影片中的故事是斷開的,一個片段一個片段的播放著,各個片段之間的連續性很差。如果不是對故事本身有所了解,那么看完電影估計會十分不解:這部影片,到底講述了什么? 上述不足已經完全讓人失去了看電影的欲望,同時演員的演技也并未出色。整部影片讓人完全看不下去,可以說是我看過的最爛的青春系列電影,不排除有更爛的我沒有看過。 如果說整部影片有什么亮點,是配樂無疑,匆匆那年的主題曲給整部影片帶來了亮色,能堅持下去只是為了聽完音樂。王菲的嗓音很特別,歌詞寫得也很好,搭配著這首歌能夠使得整部影片質量稍微有所提升。 可以說,是匆匆那年的音樂拯救了這部影片,但是這并不能掩蓋它依舊很爛的現實。
記得這部電影剛剛上映時就拖著閨密去看了,不得不承認,看之前對它是十分期待的,導演是張一白,演員有我青睞的彭于晏。 但也不得不承認這部電影的確讓我們失望了。也許是劇版過于出色,讓我們無法再接受全新的陳尋方茴,又或許是劇本不夠精致,劇情的沖突顯得過于突兀。 誠然,我們沒有那樣的青春,這部作品刻畫的青春過于張揚與瘋狂,而我們都是那樣平凡的人。但在這里我不想過多批判,只想分享一個故事。 記得兩人在路邊攤爆發矛盾,石膏碎了一地時,閨密哭著湊過來摟住了我,我與閨蜜之間的相處關系很微妙,大多是我在分享她在聽,她不愿意分享她的感情細節,也怕我說她幼稚。 但是我卻清楚地記得,她說,我不想要和他分開,我不想和他分手。這是我第一次和她一起看電影她哭得比我還兇。 閨密的男朋友是我的小學同學,嚴格算的話也算得上我第一個有好感的人。我們的城市很小,翻來覆去就那么幾個人,但也沒存在小說里驚天動地的姐妹反目。 都說畢業了就該分手了,看著高中時與班主任家長斗智斗勇的情侶們一對對分手,我也倔強地認為他們會存在于常理之外,閨密和她男朋友高二在一起,到現在已經第五年了,也是異地的第三年。我很開心,無比為她開心。 我一直沒敢跟她說,我希望你們好好的。 故事是故事,而你們是你們。
人都是自戀的,都會愛上自己。所以陳尋愛上了沈曉棠。陳尋遇到跟自己一樣熱情,大方,出彩的沈曉棠,所以交出了自己的愛情。同時,他也是在意著方茴。就像沈曉棠在排練話劇是的一句臺詞“你們之間已經不是愛情,而是一種枯燥的習慣?!钡拇_陳尋和方茴已經在不斷重復的日子里,漸漸耗盡了陳尋的激情,漸漸變得枯燥。但是高中時代的陳尋就算同時遇到沈曉棠和方茴,他也還會愛方茴,因為高中的他對方茴是一個夢想,是一個探尋不到盡頭的森林。陳尋面對方茴一次一次的追問“我們回去吧,好么?”始終不能回答。不是他不能,而是他被一種叫“性”的東西和一種叫激情“的東西深深吸引著,那是方茴給不了他的。但是就算沒有方茴,陳尋跟沈曉棠也不能走到最后,因為太多相似的兩個人,遲早會被對方的棱角給劃傷。我愛方茴,愛他靜女其姝般的美好。這是陳尋的內心深處所觸動的。陳尋愛上方茴,不僅僅因為她的楚楚動人,更是因為方茴身上有他所沒有的性格,安靜,內斂,羞澀和膽怯。這些是他性格里面所沒有的但是確是最吸引他的。同樣,喬燃也愛方茴。也是因為喬燃愛上另一個自己,甚至無盡的迷戀方茴。所以陳尋會跟喬燃這樣性格不同的人做一輩子的兄弟。我最大的安慰就是陳尋沒有跟沈曉棠在一起,這樣最起碼讓我感到對方茴的一點點公平。方茴離開了,是對了。如果方茴再次跟陳尋在一起,這會讓方茴對自己的愛情糾結一輩子。因為這一輩子她都忘不了當初的背叛,忘不了曾近一個叫沈曉棠的人。她甚至會在今后的日子里無論陳尋身邊有任何的女性,都會成為她寢食難安的理由。她會一輩子原諒不了自己被玷污過,她最終會死在自己的糾結里。我希望她最后能遇到一個真正完美的愛情,一輩子,就只有方茴和她的他。我看到陳尋跟沈曉棠在一起,真的很心痛,他們的快樂時建立在方茴無盡的痛苦之上的,他們的愛情是永遠被一個人詛咒的。但是,最后還是因為方茴,他們沒有在一起。不是他們不愛,而是陳尋依然清楚的意識到自己還愛著方茴。時間能治好所有的心病,但愿也能治好讀者的心病。愛情是沒有錯的,錯就錯在你還拉著她的手就想著上另一個人的床。愛情是青澀的,在你還沒有經歷過愛情的時候,就不要輕易說出承諾,就不要輕易說永遠。愛一個人,就愛到底吧,如果你們真的相愛,就白頭到老吧,不然生命中多出的痛苦不叫遺憾,叫錯誤!
“如果再見不能紅著眼 是否還能紅著臉 就像那年匆促刻下 永遠一起那樣美麗的謠言 如果過去還值得眷戀 別太快冰釋前嫌 誰甘心就這樣 彼此無掛也無牽 我們要互相虧欠 要不然憑何懷緬 ”
影片講述了癡心的方茴愛著陽光少年陳尋 溫情暖男喬燃一直保護著自己心愛的方茴 還有趙燁 林嘉茉五個人的友情 青春 記憶的故事
影片采用倒敘 以陳尋的口吻講述回憶起匆匆那年與方茴的時光
陳尋是屬于校園里校草級別的人物 帥氣 陽光 樂觀 自信 樂于助人 是很受人矚目的人 因為打賭而莫名其妙的愛上了方茴 開始了一段糾葛的愛情 他在高考的時候因為想和方茴在一起而放棄了一道大題 但是在大學期間卻出了軌 辜負了方茴
方茴是一個如丁香花般的姑娘 安靜 做很多事情都是很被動 在初中的時候一個男生喜歡她 因為方茴打架死了 之后死了的這個人的哥們兒們一直認為是方茴害死了李賀 一直找她的麻煩 陳尋一幫人一直幫她解決麻煩 從而讓方茴又一次打開了心扉 愛上了陳尋 但是陳尋的背叛 讓她為了報復而把初夜給了別人 從而失蹤 一直讓陳尋背負著罪惡感 方茴的身上總是有一種明媚而憂傷的感覺
喬燃一直暗戀著方茴 在感情中他選擇的最傻的方式:守護 之后他出國也一直沒能忘記方茴
匆匆那年個人覺得是一部很憂傷的電影 很有淚點
小說中有很多經典臺詞都讓人感覺悲傷
方茴:可能人總有點事 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我真的很愛過 也真的很恨過 可是那些愛啊恨啊就那么匆匆過去了 現在想想我其實不后悔 如果再讓我選擇 我還會這么來一遍...
我覺得小說比電影更有感覺 推薦去看看小說
“不悔夢歸處 只恨太匆匆”
這部關于回憶的電影卻僅剩了些許年代符號的拼貼。何況,這些符號出現的機會甚至還沒有廣告多。高中時期演員與角色年齡差距過大讓影片缺乏基本的認同感,大學時期則只剩作死與瓊瑤劇。這是一部對電影缺乏基本尊重的圈錢片,反復慢鏡、抒情音樂與莫名其妙的傷感。打開廣告,還是廣告,不曉得在干什么
先看的劇版,真心覺得影版沒有劇版好,好多人都說不看劇版看不懂影版,稍微過度的商業化是我的感受,
在豆瓣風低是正常的,因為這是一個販賣情懷的電影。而你們還沒老到有情懷的年紀。
“永遠不是以前,也不是以后,我們在一起的那些時光才是永遠?!?攢SK的錢、沒聽到的那首歌、愛上一個名字筆畫多的人、被安在一個車上的兩備胎、好吃的套套泡泡糖、寫滿名字的石膏、說不起的對不起、物歸原主的《會計學原理》…課表不一樣,怎么在一起?“不悔夢歸處,只恨太匆匆”
致我們終將墮胎的青春....
比網劇版差那么多也好意思圈錢?
如果這是一部3D電影,那最立體的大概是彭于晏的胸。
匆匆那年;三男兩女;三個備胎;兩個分開;全都活該。
為什么青春電影里的女生都在墮胎?《致青春》里的阮莞墮胎,《同桌的你》里周冬雨墮胎,到了《匆匆那年》,方茴也毫不意外地墮胎去了。表達愛情的代價只有流產這一種選擇方式么!
青春可以肆意揮灑,可以無悔,但不要狗血好嗎,跟他們的青春比起來,我仿佛過了一段漫長的童年
人物的認同感還是有的,就是逃脫不了國內青春片老氣橫秋的表現方式,真是三而竭。如果我們回憶青春真是如此沉重的話,那為何還要懷念它?
其實真的很一般,情節支離破碎的,可能因為電影沒法承載長篇小說的故事?但電影《致青春》改編得很好啊,這部《匆匆那年》的改編其實挺失敗的。雖然如此,我看的時候還是流干了眼淚,再次證明我只要在電影院里看悲傷愛情故事時聽煽情配樂就會如條件反射般流淚,就像巴甫洛夫的狗……
感覺電影制片公司之所以能一部接一部地販賣青春,就是因為有一大群剛過二十幾就在豆瓣、微博、人人、QQ空間呻吟感嘆青春已不再的偽文青買單!
張一白從將愛(片段集錦)開始就無法完整拍電影,這次以最Low不堪的VCR主題問答來作為“影片”結構。試圖照《同桌的你》畫嫖,堆砌流行音樂MV集錦,加以標致面癱化表演和鬼哭神嚎式對白,最終迷失在婦科醫院手術桌上,還不用麻藥!大概這年頭不開房不墮胎都不好意思叫(青)春片。
還不錯。灌籃高手和還珠格格的插曲不錯,安西教練cosplay超贊。說真的,不喜歡方茴這種擰巴的性格。林嘉茉很漂亮~曾小賢你是負責來搞笑的吧,總感覺下一句臺詞就該是“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曾小賢”
陳赫一出來,這電影的基調就成了搞笑了。
并無特別之處的回憶,常常在回想之時被賦予了太多太多。就像電影里一樣,調了色調,加了配樂,放了慢鏡頭。然而只有一件事是不變的,它們都會過去,全部都會。而且關鍵在于,你也不會在乎了。
當一部片子只剩一群沒演技的當紅小生談著不著調的愛情,這樣毫無內涵的青春片還有什么意思嗎?我的青春是淡淡的且充滿正能量的,是偶爾迷茫但認準方向就絕不回頭的,不是一大堆慢鏡、虛焦和懷舊金曲拼湊成的無病呻吟的青春。那些沒事兒就懷舊、看個爛片也淚流滿面的成年觀眾,你的青春是有多幼稚無聊。
我總算明白為什么有人說看完哭了,因為心疼票錢。此劇一出又提升了同名網絡劇的水平。
現實中的女一女二是反過來的吧;中學生的你很傻很天真π_π